|
|
| 信息詳情 |
|
| 發布日期:2012/11/12 |
瀏覽次數:1028 |
“找了幾家家政公司,都說沒人,找個保姆怎么這么難呢?”近期不少家政人員返家農忙,不少城市的家政公司又出現了“保姆荒”。 找不到稱心合意的月嫂,讓剛剛進入生育高峰的80后們發了毛;有錢也難請好保姆,讓研究城市就業市場的專家們“看不懂”。 依照常識判斷,家政業,從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,一定是供需失衡所造成。 首先,一些雇主把保姆當成“下人”。這些雇主不能平等對待保姆,只是把保姆當成花錢買來的干活“機器”。把人當成了“機器”,自然就缺少了雇主和保姆在人性這一層面上的溝通和理解,雇主只會一味地要求這臺“機器”多干活、干好活,稍不留神保姆就會受雇主的呵斥。 其次,是保姆自己把自己當成“下人”。有的保姆雖然選擇了這個行業,但在心里并沒有把自己從事的行業與其他行業同等看待,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。有了這種思想作怪,保姆就會在雇主面前主動“敗下陣來”,對雇主的歧視、不公甚至無理要求都默默忍受,更談不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。 雇主和保姆不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體。只要有人格上的平等、待遇上公正作保證,所謂的“保姆荒”就會很快過去。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