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現在已經進入到三月份,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暖和了,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鳥類遷徙的時間了。每當天氣變暖,鳥類都會從南方遷徙到北方,繁衍后代。而上海越冬的候鳥也將于本月中旬或者下旬開始進行“搬家”。
這個冬季,部分種類的候鳥在崇明島的數量越來越多,羅紋鴨、白頭鶴、黑尾塍(chéng)鷸、白腰杓鷸、紅頸濱鷸等7個物種的數量達到或超過全球種群數量的1%。南匯東灘濕地因為復墾,部分候鳥的種類和數量有所減少,比如,一種名為紅喉潛鳥的候鳥8年來首次失約這片濕地。橫沙島近年來的候鳥數量增加不少,成為新的觀鳥地點,而九段沙國家級保護區因為交通不便、人為干擾少,部分候鳥數量比較多,比如小天鵝。
在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,由于開展了濕地生態修復,鳥種及數量均增加不少,尤其是位于捕魚港的1平方公里修復區,記錄到40多種、超過2萬只(次)的候鳥,最多單次就能觀察到6000只(次)的候鳥。
根據調查,這個冬季上海的越冬小天鵝數量在去年12月達到478只(次),其中九段沙單次記錄到397只小天鵝,對比近年冬季小天鵝數量情況來看,這個冬季小天鵝數量攀至新高。
|